close

  天外奇蹟


             


 


 


愛...從{心}開始...


 


  辛苦了大半輩子,中年男子哈維(達斯汀霍夫曼飾)卻遇上了人生最低潮的時刻……哈維為了參加女兒的結婚典禮,不遠千里從紐約趕往倫敦,卻得知女兒要由繼父領上紅毯,讓他的滿心喜悅轉為苦澀。禍不單行,早已將哈維列入心頭黑名單的老闆,竟因此在電話中就開除了哈維。面對親情與事業的雙重打擊,沮喪的哈維在機場獨自傷心,卻因此遇上了一個與他同病相憐的女子─凱特(艾瑪湯普森飾),兩顆疲憊的心,能夠因此重新找到愛與前進的動力嗎?


     類型:劇情、愛情     國別:美國     台灣上映日期:2009/04/10     北美上映日期:2008/12/25 (限定地區)


 


品嘗生命,從心笑起





來源:網路流傳

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作品以艱澀難讀著稱,但是他的個性卻溫和幽默。他的生活明朗、作品沉鬱,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特質交集,源於他有一個智障的兒子大江光。


在逆境中開悟生命意趣


大江健三郎青年時代就以「文學」作為人生的第一個壯志來追求,年輕時就受到日本文壇的矚目。沒想到三十一歲時生下第一個孩子大江光,是一個頭蓋骨不全的重度智障兒。


根據大江健三郎的回憶,大江光出生在廣島,當時廣島正在舉行反核大遊行,健三郎懷著混亂的心情去參加。大會之後,一群原爆犧牲者的親屬,聚集在河邊追悼死者,並為死去的人放河燈,他們把死者的名字寫在燈籠上,隨水漂流。


當時悵望河水,被絕望心情包圍的健三郎,也為「大江光」寫了一個河燈,隨水流去,在心裡希望,自己的孩子就這樣死去。


隨後不久,大江健三郎去訪問原爆醫院,聽院長告訴他,醫院裡有一些年輕醫生,由於觸目所見,都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病人,自己又不能為病人解除痛苦,終於積鬱自殺;造成深受痛苦的病人掙扎求生,身無病痛但過度嚴肅的醫生反而自殺的荒謬情況。


大江健三郎聽了大有所悟,回東京後立刻請醫生為大江光開刀,並立下第二個人生的壯志:與大江光共同活下去。


大江光雖是智障兒,又犯有嚴重的癲癇,但在父母親悉心的照護下,不只心靈澄明無染,對音樂還有超凡的才華。如今出版兩張個人的音樂專輯「大江光的音樂」、「薩爾斯堡」,引起日本樂壇的震撼,甚至被喻為「日本古典樂壇的奇葩」。


在大江健三郎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一場演講會,他對聽眾自嘲說:「據說我兒子的音樂所以受到歡迎,是因為有催眠曲的效果,如果有人聽了大江光的音樂還睡不著,就請看我的書吧!」


我讀了大江健三郎的報導,心裡突然浮起「嚴肅,是一種病」這句話,就像在原爆醫院自殺的醫生一樣,他們的嚴肅所帶出來的傷害反而比受輻射的病人嚴重得多。一個人對待生活過於嚴肅,甚至可以嚴重失去生命的意趣呢!


給人歡樂,是件好事


最近在柏林影展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的喜劇演員蕭芳芳,她認為即使最嚴肅的題材也要有幽默感,她說:「我對喜劇是情有獨鍾的,因為人生已經夠苦了,能夠帶給別人歡樂,是一件好事。」


蕭芳芳在實際生活中也飽受打擊,她年幼喪父,少女時代經歷過不順利的婚姻,中年罹患了嚴重的耳疾,即使在得獎的時刻還照顧著患了老人癡呆症的母親。


雖然生命有這麼多的歷鍊,由於蕭芳芳有幽默感,使她保有充沛的創造力,總是那麼可親、喜悅、優雅,遠非只靠美貌的女星可比。


當今之世最長壽的人瑞法國女子尚妮‧加蒙,最近度過一百二十歲的生日,路透社的記者問她長壽的秘訣,她說:「常保笑容,我認為這是我長壽的要訣,我要在笑中去世,這是我的計畫之一。」


她對疾病,壓力,沮喪有絕佳的抵抗力,對每件事都感興趣但又不過於熱衷。一直到120歲,還保持極佳的幽默感,既樂天,又喜歡開玩笑。


她說:「我總共有一條皺紋,而我就坐在它上面。」「我對凡事都感興趣。」「上帝已忘了我的存在,他還不急著見我,他知我甚深。」


能一直輕鬆喜悅的活到一百二十歲,真是幸福的事,想一想,有許多人才二十歲就活得不耐煩了呢!


品嘗生命,從心笑起


聽說日本這幾年興起一種補習班,叫做「微笑補習班」,許多人都繳費去學習微笑,那是因為在現代社會,人們早就忘記應該怎麼笑了。


微笑還需要補習,其中實有深意,因為微笑人人都會,但許多人都留在「技術層面」,有的是「皮笑肉不笑」,有的是「肉笑心不笑」,如果要「從心笑起」,就需要學習了。


想要「從心笑起」,大概需要具備幾個基本的品質,一是遊戲的心情;二是包容的胸懷;三是幽默的態度。


沒有遊戲的心情,就會對苦樂過於執著,對成敗過於掛懷,便難以在苦中作樂,品嘗生命的真味。


沒有包容的胸懷,就會思想僵化、不能容納異見,難以接受批評,把別人視為寇仇,處處設限,也就難以歡喜了。


沒有幽默的態度,就不懂得自嘲,不知甘於平凡,也不會對世事一笑置之,就會畫地自限,想不開了。


嚴肅,真是一種病,那些外表嚴肅,內心充滿怨恨的人,是生病了。那些執著於財勢名位、不能放下的人,也是生病了。


如果嚴肅真是一種病,現代人大部分是生病了,只是輕重緩急不同罷了。


我們應該認識這種病,革除這種病,讓我們懂得笑,懂得遊戲,懂得包容、懂得輕鬆和幽默。


每天早晨,對和我們會面的熟人真情一笑;對和我們錯身而過的陌生人點頭微笑;或者,拯救社會就是從這裡做起呢!


「人生已經夠苦了,能夠帶給別人歡笑,是一件好事。」


 


 



生病,是細胞在喊救命


60兆個細胞的秘密


◎李采洪/文






來源:網路流傳

身體像一座最奧妙的化學工廠,但多數人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工廠做些什麼,甚至,還常常「虐待」自己的細胞而不自知……。


每天清晨四點,城市的夜貓族剛入睡,前台大病理科主治醫師李豐就起床。先喝一杯水,開始打坐、運動,吃過一碗五榖粥當早餐後,七點鐘,她好整以暇的出門;每天晚上八點,都會上班族還在辦公室裡加班,李豐已開始打坐,準備九點睡覺。她的飲食清淡,中午自己煮糙米飯和蔬菜,晚上只吃中午的一半到三分之一量,整天的飲食,就是五榖雜糧加蔬菜。


很難想像,三十年前李豐罹患過淋巴癌,當年為她治療癌症的醫師,有人都已過世了,李豐卻還活得很健康。若問為什麼,可能的答案是:她現在每天的生活都很「尊重細胞」。


這三十多年來,李豐的工作,是每天在顯微鏡下看人體細胞的生老病死。她說,人在高興時,細胞很圓潤,就像十八歲的年輕人;人生氣時,細胞就像八十歲的老頭,皺皺縮縮的。而且,好細胞和生病的細胞完全不一樣,「癌細胞就是扭扭曲曲,亂七八糟的樣子。」她說,越瞭解細胞,越為自己過去糟蹋細胞而感到慚愧,直到學會「尊重細胞」,身體才開始好轉。因為她與癌症共存、「賺到三十年」的經歷,不少人會找她分享經驗。


六月一個週三下午,李豐又接到一通電話,電話中的人訴說做骨髓移植後,身體很不舒服,要她介紹推拿師,李豐不介紹,只簡單的對著電話大聲說:「去運動啦!」


「身體有六十兆個細胞,有無數生化工廠,我們是管不了那麼多的!還是供給原料,給他環境,讓身體自己運作就好了。」李豐說的「提供細胞環境」,其實是老生常談──規律作息、清淡的飲食和運動。


以肝臟為例,每天晚上十一點為什麼該躺到床上睡覺?因為十一點到凌晨三點是肝膽系統充血、要運作、排毒的時候,此時身體躺平,肝就可以擺平,充滿足夠的血,這時的肝,會是平常的二到三倍大,如果晚上十一點過後還坐著或站著。她說:「就像菜市場吊著的豬肝,放不了多少血。」


‧ 肝臟,是最大的解毒工廠


根據醫學研究,人站著時,肝血的流量比躺著時減少三成,運動時的肝臟血液的流量又比躺著時減少五成到八成,所以,醫師要肝病患者多休息,用意在臥床可以使肝的血流量增加,有助恢復肝臟健康。


肝臟被形容成人體最大的化學工廠,因為,這個重達一公斤半的器官,可以完成五百種以上的化學反應,遠超過任何人為興建化工廠的速度和效率。人體生長和活動時,身體內自然會產生各種化學變化,這些化學變化需要「?」,人體的有兩千種,肝臟就能生產其中的一千種。


當毒性物質進入人體內,肝臟會自動透過化學作用解毒,一些重金屬如汞,和來自腸道的細菌,也會隨著膽汁分泌排出。這樣的運作是個極複雜的工程,所以,在人造器官中,人工肺、人工腎都可以達到天然器官的功能,只有人工肝臟無法像天然肝臟般進行好幾百種化學工程任務。


再說肺臟,肺臟可以容納六千立方毫米的空氣,可是人坐在椅子上時,每次呼吸進的空氣才半公升,只用了十二分之一。現代人每天的生活就是坐辦公室,出外搭車、乘電梯,每次的呼吸量也同樣只在五百到一千立方毫米之間,其他的肺臟空間等於備而不用。「就像一個人有一棟十二個房間的房子,可是每天忙碌出外工作,回到家裡來,就只用到臥室。」李豐說,要用到肺臟的每一個部分,唯一的方法就是勤加運動。因為激烈運動時肌肉消耗氧的速度會比心肺供氧速度快,每分鐘呼吸速度增加一倍,每一次吸進肺部的空氣,也可增加五倍以上,另外,深呼吸可以使平常空氣無法到達的肺泡充滿空氣。


另外,為什麼吃冰對胃不好?李豐曾在手術房中接觸到病人的胃液,胃液比人體的三十七度體溫還要高,也就是說,在這樣溫度的環境中,胃細胞才能工作,灌進一杯冰水,胃液的溫度一定會驟降。這時,所有的胃細胞只好都癱在那裡,暫時罷工。必須等到身體其他器官的熱抽調過來,胃回復該有溫度,胃細胞才又會開始工作。


‧ 救命,停止虐待你的細胞


問題是,不管是很會賺錢的企業老闆,或者是被視為菁英的知識分子,絕大多數人並不了解自己的身體。二十一歲創業、二十七歲就擁有三家企業,賺到一百萬美元的班‧庫巴賽克(Ben Kubassek)在《人生不是特技表演》一書中描述現代人常常在生病之後,還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生病。「拿菸虐待自己,罹患癌症時卻又震驚得要命!」他指出。


現任奇美醫院院長詹啟賢在衛生署長任內,描述一般人不了解自己身體的一段話就相當傳神。他曾指出,一個用功的高中女生,可以清楚的背出四川的稻米、甘蔗、苧麻、桐油產地,卻無法指出肝臟、胰臟及脾臟在身體的哪個部位;一個工學院的男生可以侃侃而談電腦主機板上顯示卡與聲霸卡的異同,卻比較不出人腦中腦下腺與松果體的差別。


「生病,是細胞在喊救命!」李豐認為,人應該承認生病該由自己負責,努力反省,改變行為,善待自己的細胞。有人到醫生那裡,要醫生在三天內醫好他的病,因為三天後他要到北京出差。「這樣病是不會好的,只有鬆下來,細胞才有喘息的機會!」


人體是個奧妙的小宇宙,每天身體消化米飯、蔬菜、牛肉,吸收和排泄,都是個大工程,「這中間牽涉的生化反應!真正研究起來,太複雜了!」台大醫院代謝內分泌科主任張天鈞形容,人體就像一個細胞工廠,不同的細胞做不同的工作,如胃細胞負責消化食物,肝細胞工作更多,可以儲藏營養、排除廢物、解毒。


對這個天衣無縫的身體工廠該如何保養?李豐還是那句話,「不要虐待你的細胞,暴飲暴食、熬夜不睡覺就是在虐待細胞!」




三月封面女郎




 


 


玩命關頭





小金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詹佳庭great1256 的頭像
    詹佳庭great1256

    great1256的部落格

    詹佳庭great12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