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農曆七月十大禁忌


一、儘量避免到井、溪、河、海邊戲水!
民俗說法:容易有抓交替的情形!
科學角度:水面,水底溫差過大,容易腳抽筋!
二、儘量避免隨便戶外小便!
民俗說法:避免無意間冒犯到好兄弟!
科學角度:炎熱夏季,毒蟲、蛇、蟻出沒較多!


三、儘量避免衣物夜晾在外!
民俗說法:容易被好兄弟穿套過,人容易生病!
科學角度:蟲、蛇、蟻喜歡藏匿在較濕冷之處,人再拿來穿,皮膚容易過敏!


四、洗臉盆、澡盆收到屋內,禁放室外!
民俗說法:祭拜好兄弟時會準備新臉盆、毛巾,給好兄弟梳洗,但平常用的臉盆晚上放在室外,白天再拿來梳洗,如果好兄弟拿來使用過,我們就容易生病!
科學角度:蟲、蛇、蟻、蟾蜍!夜晚喜歡有點潮溼的地方,第二天我們拿來洗澡、洗臉,皮膚容易有問題!


五、避免吹口哨,尤其夜晚!
民俗說法:口哨聲頻率,容易吸引好兄弟!


六、儘量避免開刀!減少探病弔喪!
民俗說法:容易有抓交替或沖煞的情形!
科學角度:夏末、秋初天氣炎熱,病菌多!傷口比較不容易癒合!


七、農曆七月避免,買屋入宅、動工、牽新車!
民俗說法:容易有不順或意外發生的情形!
科學角度:在一年中最炎熱時,搬家,動工容易發生中暑或不舒服的狀況!


八、儘量避免亂踢、踩冥紙或金桶!
民俗說法:不懂得互相尊重,容易得罪好兄弟!


九、孕婦,小孩儘量避免到普度祭壇!
民俗說法:容易有沖煞,影響孕婦、小孩的情形!有時小孩偷吃供品,也很麻煩,容易出狀況!
科學角度:氣候炎熱,普渡祭壇中悶熱,吵雜,孕婦怕影響胎兒!


十、儘量避免夜遊,山邊、海邊、墓地,並且叫人全名!
民俗說法:容易有抓交替的情形!
科學角度:夜晚視線不清,炎熱天氣,蟲、蛇、蟻也多,容易發生危險!


 


快樂之道


  --我們愈關心別人,就愈不擔心自己。

                 我們愈不擔心自己,我們痛苦的感受就較不強烈。



                                              Donna


今年612日中午12點,西藏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蒞臨奧克蘭市民劇院 (Auckland Civic Theatre), 和大家討論「快樂之道」。我認為引導孩子認識正確的人生快樂之道,是做母親必要的責任,因此特地向兒子就讀的學校請假,母子兩人一起去上一堂人生的必修課。   



當台上兩個小男孩拿著鮮花與絲巾哈達恭迎尊者蒞臨時,他那孩子般天真爽朗的笑聲,以及和孩子互動時自然親切謙虛的態度,瞬間台上台下如一家人般融和在一起。    



幽默的尊者一開口就問主持人:「你今天沒安排毛利人的傳統歡迎儀式嗎?」主持人答說:「我能為你做但時間有點長。尊者喜歡每個地方的不同文化傳統,他強調,保存各個民族、文化、宗教的傳統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他感謝在場的各位兄弟姊妹,來和一位追隨佛陀教導的平凡普通和尚一起談論人生快樂之道。他說,他這些年在宣揚人類的普世道德觀,大眾在一起討論,這會有很大的作用,所以這場聚會是很珍貴的。    



現今世界共有七十億人口,不論心智上、情緒上、生理上,所有人都是一樣的,人是群居動物,促進整體社會的和諧是人類的共同願望。 維持平靜與和諧的社會不單是國家或領導人的職責,也是每個人的責任。每個人內心都有愛的種子和天性,如母親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只因社會環境的影響和一般教育太過於專注身外事物未善盡發展內在的價值,而遭遺忘或忽略。他說,只要每個人能時時省視自己內在的價值,進而保有愛心和慈悲心,必能得到身心的快樂。個人快樂,家庭就會和樂,越多的家庭和樂,社會就愈趨祥和。    



人和動物一樣,身體上都有追求快樂與避免痛苦的天性。人因有複雜的心智與活躍的想像力,心理常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干擾,而感受到許多莫名的恐懼、焦慮、壓力、與痛苦。內心的痛苦比肉體上的痛苦嚴重許多,且更難於治療。醫學研究也顯示,人一旦心平氣和,就會開始遠離恐懼或焦慮,身體也會比較健康,所以心理健康比身體更應受到重視。               



    他回憶,幾年前在印度的普提迦耶(Bodhi Gaya)感染了嚴重的的腸胃病,肚子痛得很厲害,送醫途中經過印度鄉下最窮困的地區,往窗外一看,眼前盡是一片貧瘠景象,還有營養不良的孩子沒穿衣服沒能上學髒兮兮的在泥地上奔跑,又瞥見一位歲數頗大的老人躺在路旁一間茅屋裡,孤伶伶地沒人照顧。車子往前直駛,他頻頻想到印度人貧窮的慘況與人類的苦難。他後來注意到,當他的思緒轉移到他人的苦難時,自身的病痛竟緩和了許多。科學研究也證實,關懷他人確實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身體上的痛苦或可經由服藥或打針而獲得緩解,但心理上的痛苦卻很難用打針吃藥來解除。   



幾年前尊者曾前往紐約參加一場研討會,會中有一位科學家表示,與他人對談時,大量且頻繁使用第一人稱代名詞「」字的人,其心臟病發的機率,會比較使用」字者高出許多,因為前一種人的自我意識要比後者高出許多,更容易感受到伴隨著自我中心而來的壓力與焦慮。研究也顯示焦慮、憤怒與憎恨等負面情緒,會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    



追求個人自身的利益本身並沒有錯,也是人類趨樂避苦本性的自然表現。正因為人要照顧自己的需求,所以才會有欣賞他人愛心與慈悲的天生能力。但是在追求私利的同時,應該要做到「明智的自私」,意即要從大處著眼,認清個人的長期利益乃存在於大眾的福祉中,而去尊重他人,關心考慮他人,而非追求「愚蠢的自私」,意即若以偏狹短視的方式,追求己利,會使自己孤立、受苦,而成為輸家。   



慈悲心可分為兩種層次,一為生理層次的慈悲心,如母親對其親生子女的愛;另一種為延伸層次的慈悲心,可以經由訓練而擁有。一般人通常會先關心與自己最親近的人,之後再擴展到更疏遠的社群,如其語言、居住地或宗教信仰與自己相同者。當人產生強烈的動機願意為某種主張奉獻心力,感覺自己和某群體非常契合時,就會讓擁有類似感覺者團結在一起,這會助人超越狹隘的利己心,但這種親密感通常會同時將人區別為「我們」、「他們」這種高度的差別待遇,若只從這個或那個群體的角度來看自己,便容易忘記自己更廣義的身份,人類、四海一家才是更好、更實際的。



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通常就會影響到我們對待他們的感情;如果感情取決於我們投射在他人身上的目標與期望能否實現,那麼這樣的感情絕對是不堪一擊的。只要別人符合我們的期望,我們便高興;但只要事與願違,我們便容易產生如憤怒或憎恨等負面情緒。我們要把一個人和他的行為這兩者分清楚,要反對的不是那個人,而是一種情緒或一個行為。    



財富可以為人帶來快樂嗎?尊者有一次去莫斯科,住在一位很有錢的朋友家。當天早上這個朋友必須飛去洛杉磯談生意,晚上又飛回來。雖然他生活上過得很舒適,但要用很多的腦力去賺錢、解決很多的困難,因而引發強烈的焦慮與壓力,是一個不快樂的人。尊者說,若我是他,我寧願躺下來好好的睡一覺。



人生如果以賺錢為目的,因金錢是有限的,物質價值經常會成為麻煩的源頭。財富帶給心靈的益處是短暫的。因此,比起財富、地位,更重要的是人的心境、想法、動機以及對他人的熱情,這些才是快樂的真正源頭。     



以身體感官刺激為基礎的快樂,皆因身體欲求得到滿足而起。這種快樂所能帶來的快樂滿足感通常稍縱即逝,而且還牽涉到生生不息的欲望循環,最後反而會轉為更大的痛苦或苦難。   



多年前,尊者蒞臨西班牙訪問時,遇到一位基督教修士,他曾隱居在山中一座修道院裡長達五年之久。尊者問他,那段時間都在做些什麼。他回答說,他一直在冥想愛。尊者說,從他那溫和與愛的眼神中,見到了最深刻的感情。這位修士雖獨自生活且物質條件很差,卻毫不感覺寂寞和痛苦,是個快樂的人。唯有慈悲心或同理心方能將人聯繫在一起,看似交遊廣闊、仰慕者眾的人,內心卻可能是空虛寂寞的。   



人生苦短,生命有限。有限制就有担憂,而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所以要讓短暫的生命活出最大的價值,對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追求有意義的人生,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服務他人;並豐富自己的生命價值,以帶來身心的快樂。    



尊者回答現場觀眾所提的三個問題。第一問「人生有很多選擇,如何知道什麼是最正確?」尊者答說,如果你有宗教信仰世界各大宗教都強調愛、慈悲、忍耐、包容、寬恕等特質。遵行這些原則,確實可以提昇內在的價值,而且就會產生力量。若沒有宗教信仰,遵行人類基本的道德觀或傳統美德,一樣也可促進人類最正向的特質,培養出優質的內在。要改變自己的文化傳統並不容易,保持自己的傳統文化與宗教較容易創造快樂的人生與家庭,進而達到和諧的社會。



接著一位Epsom Girls Grammar School的學生問:在一個依大人意見為主導的社會,我們該如何創造和平的社會?尊者告訴大人說,小孩子的心最純淨,沒有分別心,較有創意。大人們應該多聽他們的意見,一定會很有助益的。



第三位問,尊者也會像平常人一樣犯錯嗎?他回答說,「當然會!當我在十到十五歲學習階段,也會偷懶犯錯,事後也後悔。但失去的已失去,不會再回來。」



最後,尊者再一次慎重強調:「我們人類只有一個家,是一家人,互相依存,禍福與共,無論遭遇經濟、環境、氣候等的災難或戰爭,需要全球通力合作來解決,世人要有眾生一體的觀念。



結束時,主辦者感謝尊者的慈悲,給大家智慧的指導 (instructions)。 謙虛的尊者趕緊糾正說,「我只是提供一些建議(suggestions)。」 主辦者接著以毛利語向尊者說:「歡迎你將來再度蒞臨。」



回程中,我們母子開心地互相期許,時時記往尊者的話:「任何事情都有黑暗、光明兩面,永遠把注意力及心安住在光明面,就會是一個快樂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詹佳庭great1256 的頭像
    詹佳庭great1256

    great1256的部落格

    詹佳庭great12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